終末期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影響了美國超過 570 萬人,是一種長期進行性疾病。當心肌無法將富含氧氣的血液排向身體時,就會發生心力衰竭。癥狀包括慢性咳嗽、疲勞、四肢腫脹、運動耐力差、脈搏加快、食欲不振和呼吸急促。治療旨在通過利尿劑、呼吸藥物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改變來減輕心臟的負荷。
當心力衰竭達到終末期時,治療往往會失敗。大多數早期心力衰竭患者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來控制癥狀。癥狀在晚期變得更加嚴重,是討論臨終關懷的重要時機。本文將詳細解釋這種疾病和護理計劃方法。
終末期心力衰竭是什麼意思?
是的,心力衰竭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並且是進行性的。是的,心力衰竭是一種可以治療且可控的疾病。但如果是「終末期」,則意味著心肌損傷太大,患者不適合其他選擇,如心臟移植或心室輔助裝置。
然而,也有一些被診斷出患有終末期心力衰竭的患者已經存活了很多年,並得到了良好的治療。有些人經歷了一段健康情況良好的時期,有時他們因嚴重癥狀住院。可能影響這一點的因素包括:
1) 飲食中鈉過多
2) 對治療反應不佳
3) 吸煙、飲酒或其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選擇
4) 削弱心肌的先天性疾病
心力衰竭和癥狀的分類
由於心力衰竭是一種進行性長期疾病,因此根據心臟剩餘的功能量和患者的癥狀水平進行分類。以下是它們的分組方式:
I 類
您仍然可以忍受正常水準的活動和鍛煉。沒有太多的呼吸急促或疲勞。這種疾病可以通過藥物、飲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輕鬆控制。此時,醫生強烈敦促患者戒煙,並將非常積極地治療高血壓。
II 類
在這個級別,有輕微的活動不耐受,很難爬樓梯或快走。醫生通常會在此時開始使用 β 受體阻滯劑或 ACE 抑製劑,以幫助調節血壓、預防心律失常和增加心臟功能。
III 類
這是對 activity 的明顯限制開始的地方。任何類型的身體活動都會導致氣短和疲勞,但不會導致休息。飲食調整通常從慢鹽和低膽固醇等開始。醫生通常會在這個時候開始使用利尿劑來幫助從體內抽出多餘的液體。可能還需要氧氣和呼吸治療。
IV 類
即使在休息時,癥狀也可能很嚴重。有明顯的心臟變化證明心臟完全衰竭,甚至腎功能出現問題。這是「終末期心力衰竭」,也是醫生考慮手術選擇的時間點。藥物可能會停止緩解癥狀。
終末期心力衰竭預期壽命
心力衰竭的預期壽命取決於何時做出診斷、何時開始治療、對治療計劃的依從性以及身體的反應。你的生活沒有「固定」的時間限制;珍惜每一天,盡可能做最好的事情。有些人能夠逆轉心力衰竭並繼續過上正常健康的生活。不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的患者的「猝死率」很高,約為 50%。好消息是,接受心臟移植的患者有85%的存活率。
終末期心力衰竭生命治療和護理
末期心力衰竭將出現嚴重和多發主訴,需要積極治療以確保儘可能舒適。對家庭成員進行有關疾病進展過程和如何處理緊急情況的教育非常重要。
以下是有助於在家中控制病情的重要事項:
-
全天調整活動節奏,並鼓勵經常休息
-
低鹽飲食
-
醫生規定的液體限制
-
盡量將感染降至最低。勸阻接觸呼吸系統疾病。
-
抬高床頭
-
在房間內放置風扇以防止空氣饑餓
醫生可能會建議繼續或開出以下藥物:
-
利尿劑藥物(説明將多餘的液體排出體外)
-
ACE 抑製劑(擴張血管並增加血液流動)
-
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放鬆和擴張血管)
-
β 受體阻滯劑(有助於調節心律和控制血壓)
-
螺內酯(減少多餘液體,降低血壓)
-
氧氣(有助於提高體內的氧氣水準)
-
正性肌力藥(提高心臟的泵送力)
-
氧氣(通過鼻插管為血液提供額外的氧氣)
-
霧化器治療(吸入藥物以打開肺部)
居家姑息治療
隨著末日的臨近,您會注意到您所愛的人發生了一些變化。以下是終末期心力衰竭即將死亡的跡象:
-
迴避與他人的互動
-
弱點
-
食慾不振
-
無意識
-
低尿
-
呼吸變化
-
四肢摸起來涼爽
確保給予疼痛控制以及增加舒適度所需的任何治療。使用棉簽滋潤口腔內部,保持皮膚清潔乾燥。每兩小時重新置放一次。僅在他們清醒和警覺的情況下提供食物和液體。
生命週期終止決策
隨著末日的臨近,您可能需要做出一些與護理相關的決定。您還需要決定您的親人是否需要臨終關懷來幫助緩解任何不適。以下是一些需要討論的決定:
植入式除顫器應該關閉嗎? 植入式除顫器將繼續通過電擊重置心律,即使死亡過程已經開始。這實際上會引起不適並破壞身體正在經歷的自然過程。詢問有關停用設備的資訊。
應該關閉機械心臟泵嗎? “左心室輔助裝置”也將有助於延長最終的不適感。討論如果接近終點,泵是保持打開還是關閉非常重要。
臨終關懷呢? 臨終關懷可以介入並説明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和家人處理臨終關懷、決定和情感支援。將有一個由醫生、護士、治療提供者和社會工作者組成的團隊。制定護理計劃旨在提供:
-
醫療護理和疼痛緩解每天 24 小時隨叫隨到
-
為患者和家屬提供諮詢
-
個人護理協助
-
志願者説明完成家務
-
説明安排葬禮、解決法律問題和滿足保險需求
每個機構都是不同的,可能會提供更多的服務。當您決定接受臨終關懷時,請向您的醫生和/或當地醫院尋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