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大量輸血?
導致需要大量輸血的創傷和其他問題是緊迫的問題。大量輸血的原因是身體失血過多而無法正常工作。它總是發生在手術、分娩、事故造成的創傷和胃出血中。
什麼是大量輸血?
需要大量輸血的患者需要在 4 小時內補血超過 50% 的血容量,或在 24 小時內補血總血容量。這相當於每公斤體重約 70 毫升血液。在兒童中,這大約是每公斤體重 40 毫升的血液。
如果在24小時內輸注10個或更多單位的濃縮紅細胞,則輸血也被認為是“大規模”。需要快速查看的事項是:患者的血型、失血原因、電解質水準以及心臟將血液泵送到組織的能力。組織和器官的血液不足會導致它們迅速衰竭。這些類型的輸血通常是針對導致體內大量出血或出血的情況進行的,我們將在下面討論。
何時需要大量輸血?
以下示例可能導致大量失血。這些情況中的任何一個都很嚴重,為了生存,必須立即進行大量血液補充。這些包括:
車禍
刺傷
槍傷
手術
分娩
胃潰瘍
血管破裂
月經量大
癌症/白血病
肝病
嚴重失血的風險取決於人的整體健康情況、年齡、體重和心血管狀況。與男性相比,女性往往面臨更高的風險,因為體內的血液量較少。
大量輸血的風險和併發症
大量輸血有一些風險和併發症。雖然很少見,但它們確實會發生。這些是:
1. 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
雖然這種情況很少見,但每年約有20人接受輸血。血液可能貼錯標籤或未充分檢查相容性,反應發生在輸血后的第一個小時內。癥狀包括焦慮、發燒、發冷和背痛。它還會導致低血壓、皮膚發冷、脈搏加快和黃疸。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腎功能衰竭。停止輸血、給予利尿劑和增加靜脈輸液等治療可以緩解癥狀。
2. 對捐獻者血液的過敏反應
捐獻者血液中的物質或抗體可導致接受輸血的個體發生過敏反應。它們並不總是很嚴重,會引起輕微過敏反應的癥狀,包括瘙癢、皮疹、頭痛,有時還會發燒。在更嚴重的反應中,可能會發生呼吸急促和過敏性休克,但這種情況很少見。治療包括:抗組胺葯、類固醇,甚至可能使用腎上腺素。
3. 液體體積增加
液體容量超負荷通常發生在快速輸注任何液體或血液製品時。這可能導致肺部積液和心力衰竭。大量輸血仍然需要足夠緩慢地進行,以防止這種情況發生。應進行治療,例如給予利尿劑以幫助減少液體負荷。
4. 體溫過低
如果血液製品太冷且未加熱到體溫,如果給葯太快,它們會導致體內體溫過低。太冷的血液會導致心臟受到刺激,從而導致致命的心律和心臟驟停。
5. 感染
如果在輸血前沒有徹底檢查細菌和病毒感染,它們可以通過血液製品傳播。患者可能會以這種方式感染梅毒、肝炎、HIV 和巨細胞病毒。為了防止它們發生,血庫儲存血液的時間不應超過5天。瘧疾也可以通過血液傳播。通過徹底的供體檢測、關於生活方式、旅行和健康的問卷調查,以及適當的血庫檢測和儲存程式,可以避免任何這些感染。
大量輸血方案
當進行大量輸血時,為了保護患者的安全,需要遵循以下方案:
1. 補充流失的液體
大出血需要快速補液以防止器官衰竭。濃縮紅細胞可以隨液體給葯,以快速補充紅細胞體積。
2. 抽血
初始實驗室值包括:檢查血型並進行交叉配型,檢查凝血因數,全血細胞計數和生化檢查。需要驗證和正確記錄血型和交叉配型,並列印和驗證標籤。
3. 聯繫血庫
一旦創傷室出現大量出血情況或出現手術問題,請立即致電血庫。在非常嚴重的情況下,可以立即給予 O 型血。Rh 陰性血需要給育齡婦女、孕婦或分娩婦女。如果可能,需要在最初的5分鐘內提供相同類型的血液,以防止使用過多的O型血。
4. 監測病人的狀況
在輸血時,需要通過持續的實驗室檢查來檢查患者,其中包括:血紅蛋白水準、血小板、凝血(PT 和 PTT)和纖維蛋白原。
5. 必要時給予血液成分
如果無法立即停止出血源或需要進行手術止血,則給予以下血液成分:
血小板:如果血小板計數低於 50,則每 10 公斤體重給予一包血小板。
冷沉澱物:該製劑由新鮮冰凍血漿製成,是凝血因數和纖維蛋白原的濃縮物。這有助於應對由抗凝藥物、血友病和非常大出血引起的緊急情況。